2021部落格BLOG
《自由步-手眼身步法》人物專訪—蘇威嘉:相信自己所見的勇氣
時 間 |2021年10月17日(日)
受訪者 |蘇威嘉(驫舞劇場-團長)
指 導 |陳慧珊(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-表演藝術評論總監)
編 輯 |沈佳燕
撰 文 |蔡曉萱(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在職班二年級)
疫情逐漸趨緩,藝文表演蓄勢待發,民眾蠢蠢欲動,好幾個月的WFH[1],是休息、是準備、是讓更多靈感及想法在重新回到舞台時,完美綻放。驫舞劇場,由陳武康、蘇威嘉(以下簡稱威嘉老師)等藝術家於2004年成立,至今創作的作品深受國內外專業人士及觀眾的喜愛,也榮獲許多獎項。今年《自由步—手眼身步法》在臺藝表演廳,由威嘉老師與諸位舞者合作,你有勇氣走進劇場詮釋自由嗎?
「從身體出發,相信身體,身體會說話」
2013年威嘉老師開始進行以《自由步》為題的十年編舞計畫,從最初給自己的挑戰,嘗試與不同舞者工作,至今已邁入第七年,除了滿足自己,在面對不同的觀眾,舞蹈領域或許對他們來說很陌生,要如何與觀眾進行溝通、交流?推廣,2016年受國家兩廳院的邀請擔任駐館藝術家,威嘉老師從《自由步》創作之初,與不同舞者工作,滿足自己的創作欲望,開始加入新的想法——推廣,舞蹈創作要如何貼近觀眾,嘗試讓觀眾踏出觀賞的第一步。
( 圖片提供 / 驫舞劇場 攝影:陳長志 )
「一盞燈下的無限空間」
我們熟悉的展演空間大部分為室內的劇場、舞台,威嘉老師在2019年《自由步—一盞燈的景身》將舞台移動到戶外,沒有舞台上的聚光燈及其他燈光音響效果,沒有布幕升降的儀式感,只有一盞最完美的燈,讓舞者在這個空間呈現作品。人類是視覺的動物,對新的事物充滿好奇,漫步在戶外的我們看到這景象必定湊過去一探究竟,一位、兩位、三位…群起圍觀的效應就是最好的推票助理,來自四面八方的路人,有些人被那盞燈吸引、有些人對圍觀的事物好奇,季節的溫度、自然的光影、環境的聲響、圍觀的群眾,或許都是作品的一部份,每一次的燈就成為獨一無二的那盞燈。
「360度的方式,讓時間完整被紀錄」
傳統的舞台觀眾只能觀賞到一個面向的表演,但舞者的每個動作都是360度,假若觀眾今天想從其他角度觀賞作品呢?在傳統舞台上是很難做到的,2020年《看見你的自由步》在台中歌劇院,運用AR擴增實境的技術,將舞者不同的面向呈現給觀眾,走過路過的民眾只要拿出手機,就能觀賞完整的表演,觀眾能不受時間限制、也能更細微的觀察舞者每一個動作的細節。威嘉老師說:「我想讓時間、角度完整被紀錄。」書籍能在圖書館被收藏,展演作品也能被完整保存在屬於表演藝術的資料庫。
( 自由步身體練習過程 圖片提供 / 藝文中心 )
是漸層、是教材,在不同時空背景,與不同舞者,在看似自由、即興的輪廓下,如何一步一步的拼湊,共創美好。威嘉老師特別重視舞蹈運行的軌跡、形狀、質地,其中老師提到:「李安導演拍了一部一百二十幀的電影,一秒鐘一百二十格,越精彩的舞者越多格。」動作與動作間是用什麼質地串連,直接的、柔軟的、強悍的、溫柔的,舞者的身體猶如顯示器,輸出越多幀,畫面越流暢。舞者在反復琢磨中培養的默契,不需要言語的溝通,在舞台上舞者間眼神的交流,感受著彼此,每個細微的變化,身體語彙持續的溝通著,交織出自由的舞步。
( 採訪蘇嘉威過程 圖片提供 / 藝文中心 )
以《自由步》為題的十年編舞計畫,威嘉老師說:「初衷不變,從身體出發、相信身體、身體會說話。」藝術家持續創作新的表演形式,嘗試與觀眾溝通,提供不同的選擇;疫情趨緩的現在,《自由步—手眼身步法》徵選新的舞者加入,新舊舞者與藝術家這次的合作,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呢?表演從室內到室外,再將藝術結合科技,今年再次回歸室內的舞台,燈光、音響加上舞者用身體展現不同質地的形狀、動作,刻畫出全新的《自由步》。孩子選擇自己所愛的玩具,舞者選擇自己所愛的風格,而我們呢?是否有勇氣誠實面對我們所見的作品,或許一竅不通,或是情有獨鍾,但是必要先跨出勇氣的那一步。
[1]WFH:是work from home的縮寫,意思是某人受雇於某家公司,多數時候都是在辦公室工作,只是當下的辦公地點正好在家中。